雾霾曾经肆虐北京。2013年,北京仅连续87天无PM2.5重污染。
蓝天逐渐回归北京。2020年,北京连续322天无PM2.5重污染。同时,北京蓝天“含金量”持续提升,全年“好天儿”比2019年又多了36天。
那么,北京的蓝天为什么越来越多?“雾霾”是怎么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圈?未来北京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什么新计划?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接受中新社“中国焦点面对面”专访,进行权威解读。
中新社记者:2011年左右,“雾霾”进入北京市民的视野。最近两三年,北京的蓝天越来越多,雾霾明显减少,您能不能用数据展示一下北京治理雾霾的成绩单?
刘保献:近年来,北京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,从数据上来讲也有很好的体现。简单归纳起来,是四个“三”。
第一,PM2.5首次降到“30+”。2020年PM2.5年均浓度是38微克/立方米,创历史新低,同比下降9.5%,和2013年相比下降57.5%。
第二,全年“好天儿”达到3/4。2020年全年(空气质量)优良天数总计是276天,比上年多了36天,比2013年多了100天。
第三,2020年PM2.5优良天达到330天。330天什么概念?全年90%以上都是PM2.5优良天,相当于现在每周PM2.5优良天,就是老百姓说的蓝天,是6.3天,2013年时(每周)还不到4天。
第四,2020年连续322天没有PM2.5重污染,基本从2月下旬以后,一直到年底都没有。目前,北京在夏季和秋季基本上消除了PM2.5重污染。2013年连续没有PM2.5重污染的天数只有87天。
当然,还有很多数据都能够表征,目前北京空气质量明显改善。
应该说经过全市共同努力,区域协同减排,北京的空气质量(改善)在多个方面取得历史性的进展。